三门峡市情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是1957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现辖2县、2市、2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一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面积10496平方公里,人口230万,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十佳魅力城市、中国摄影艺术之乡等称号,在河南省首家荣获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被誉为黄河明珠、文化圣地、天鹅之城


三门峡地处河南的西大门,从地理角度看,西接关中,东守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出关中、入中原的战略要冲,历史上唯一的通道——崤函古道以险峻闻名于世,古道上的函谷关有丸泥封关之称。境内陇海铁路、郑西高铁、连霍高速、郑卢高速、栾卢高速、310国道贯穿东西,浩吉铁路、三洋铁路、运三铁路、三淅高速、渑垣高速、209国道连通南北,初步形成了高铁、高速双十字,客运、货运双中心和向东、向南两个出海口的六纵六横大交通网络,是连接豫晋陕三省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从区域经济角度看,这里是中原经济区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转移示范区的交汇地带,东依中原经济区,西接关中天水经济区,北呼太原经济圈,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城市。


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矿产资源,另一类是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方面,已发现各类矿藏66种,其中黄、白、黑三大优势矿产:黄金远景储量1000吨,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二;铝矾土储量3.78亿吨,居河南省第3位;煤炭保有储量11亿吨,居河南省第5位。农产品资源方面,种类多、品质好,其中灵宝苹果、大枣、卢氏连翘、木耳、仰韶柿饼等19种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居全国前列。年产优质苹果19亿公斤,烟叶生产连续多年居河南之首,是河南省烟叶生产第一大市。


已形成黄金、铝工业、装备制造、煤化工等支柱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格局,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0%。全市年黄金冶炼能力占全国的40%以上,黄金产量连续35年居全国第2位,中国黄金集团中原黄金冶炼厂是亚洲最大的黄金综合回收基地。以精密量仪、水工机械、化工压力容器、机床设备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业实力雄厚,是国家电动、汽动量仪生产基地,化工装备制造能力和规模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电动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市以7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为支撑,正在大力实施高成长性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支柱产业转型三大工程,着力打造现代工业体系。


相传4000年前大禹治水,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滔滔黄河向东流去,三门峡由此得名。这里是仰韶文化、道家文化、虢国文化和郭氏之姓的发源地,是华夏人文始祖黄帝的铸鼎地、老子《道德经》的著经地、佛教禅宗始祖菩提达摩的圆寂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象征——中流砥柱的所在地。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馆藏文物7万余件。灵宝西坡遗址被列为全国首选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遗址之一;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和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成功获批国家级遗址公园。


            三门峡地形地貌丰富多彩,有“五山四岭一分川”之称。全市森林覆盖率50.7%,位居河南省第一位,有国家森林公园4处、省森林公园6处,是河南省生态旅游的主要城市。中心城区位于黄河岸边延伸的半岛上,“四面环山三面水”,城市与森林交相辉映,市区的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面积1万多亩,水域3000多亩,是目前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园林。这里还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白天鹅栖息地和观赏区,每年10月底到来年3月初,成千上万只白天鹅从西伯利亚飞到这里过冬,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画卷,三门峡也因此被命名为“中国大天鹅之乡”

            近年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  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盯打造省际 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全力推进转型创新发展,全市经济社会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